Toggle navigation
台南市老樹地圖
:::
護樹聯盟
加入聯盟
樹公民臉書
影音分享
登入
登入
帳號
密碼
登入
:::
所有書籍
「道路綠化手冊」目錄
MarkDown
5-3-9 修剪作業與安全管理
1. 概要
1-1 都市與道路植栽
1-1-1 都市的植栽
1-1-2 道路的植栽
1-1-2-1 ﹝參考1﹞給道路政策變革的建言
1-1-2-2 ﹝參考2﹞今後道路環境政策應如何制定
1-1-2-3 ﹝參考3﹞打造更優質豐富的行道樹
1-1-3 行道樹與法律
1-1-3-2 道路法所顯示的一般道路概念
1-2 人、道路與綠化之關係
1-2-1 人與綠化的關係
1-2-2 道路與綠化之關係
1-2-3 道路綠化的機能
1-3 行道樹與法律
1-3-1 道路法所顯示的一般道路概念
1-3-2 日常管理之中法律的適用
1-3-3 建築侷限
1-3-4 步行者專用道路與綠道
1-3-5 道路綠化相關的其他法律
2. 道路綠化的材料
2-1 綠化植物的特殊性
2-2 植物相關議題
2-2-1 植物的組織構造與機能
2-2-2 植物的生態
2-2-3 植物的生育環境
2-2-3-1
2-3 道路綠化與生長環境
2-3-1 氣象條件
2-3-2 土壤條件
2-3-3 地下空間
2-3-4 地下空間
2-4 道路綠化的材料
2-4-1 植物材料
2-4-2 利用樹種之變遷
2-4-3 道路綠化樹木材料的選定
2-4-3-1
2-4-5 植栽基礎材料
3. 道路綠化的計畫與設計
3-1 道路綠化之計畫
3-1-1 計畫流程
3-1-2 基礎調查
3-1-3 綠化目標
3-1-4 根據道路分類擬定綠化目標
3-1-5 道路空間與樹木育成
3-1-6 植栽計畫
3-1-7 管理計畫
3-2 道路綠化的設計與經費估算
3-2-1 道路綠化的設計
3-2-2 設計圖書
3-2-3 經費估算
3-4-4 植物材料之特徵與性質
4. 道路綠化施工
4-1 公共工程與施工流程
4-1-1 從設計到簽約
4-1-2 監工與現場代理人
4-1-3 施工管理
4-1-4 撿查
4-2 植栽施工之機器
4-3 植栽基盤改良
4-3-1 植栽基盤改良之必要性
4-3-2 植栽基盤改良手法
4-4 材料之選定與檢查
4-4-1 樹木規格相關用語
4-4-2 材料檢查要點
4-5 植栽工程實務
4-5-1 新型植栽與移植
4-5-2 植栽工程流程
4-5-3 移植目的
4-5-4 準備
4-5-5 移植條件之檢討
4-5-6 移植難易度
4-5-7 移植時期(植栽適期)
4-5-8 移植時的天候
4-5-9 斷根
4-5-10 樹幹綑綁
4-5-11 挖樹
4-5-12 搬運
4-5-13 定植
4-5-14 立支柱
4-5-15 季節外的移植
4-5-16 維護
4-5-17 枯木補種
4-5-18 植栽工程注意要點
4-6 其他綠意技法
4-6-1 草皮之植栽
4-6-2 地衣類植栽
4-6-3 花草植栽
4-6-4 法面綠化
4-6-5 特殊綠化空間植栽
5. 道路綠化管理
5-1 道路綠化的管理
5-1-1 管理的目的
5-1-2 管理的特徵
5-1-3 管理與事故
5-1-4 訴訟案例
5-1-5 道路綠化與資源回收
5-1-6 管理的課題
5-2 道路綠化的維持管理
5-2-1 植物與設施管理
5-2-2 調查、盤點
5-3 行道樹修剪
5-3-1 目的
5-3-2 修剪時期
5-3-3 修剪對象
5-3-4 修剪手法
5-3-5 花木之修剪
5-3-6 修剪注意要點
5-3-7 修剪實務
5-3-8 A.L.夏伊可博士的修剪理論
5-3-9 修剪作業與安全管理
5-4 行道樹的健康診斷
5-4-1 行道樹的腐朽
5-4-2 行道樹的健康檢查
5-4-3 行道樹腐朽的解決實務
5-4-4 樹木的治療
5-5 病蟲害防治與施肥
5-5-1 道路綠化與病蟲害
5-5-2 以農藥防治病蟲害
5-5-3 利用害蟲生活模式加以防制
5-5-3 利用害蟲生活模式加以防制
5-5-4 施肥
5-6 道路綠化與住民參與
5-6-1 道路綠化與住民關係
5-6-2 住民參與
5-6-3 住民要求之回應
5-7 道路綠化與管理委託
5-8 資料管理
5-8-1 資料管理之必要性
5-8-2 道路造冊與行道樹造冊
5-8-2 道路造冊與行道樹造冊
5-8-3 基礎資料之概念
5-8-4 利用電腦進行行道樹管理的方法
5-8-5 行道樹調查
5-4-2 行道樹的健康檢查
道路綠化手冊 ====== 5.4.1
行道樹的腐朽
(
1
)行道樹與材質腐朽病
颱風吹斷枝幹或大雪壓斷枝條,經常造成材質腐朽病,此外,有些根部被病菌侵襲,導致整棵樹傾倒;枝幹分歧部受病菌侵襲時,導致該部位枝幹折裂,有時因此形成斷枝。所謂木材腐朽,乃是在材質腐朽菌這一類菌類分泌酵素作用下,導致木材細胞壁構成成分分解、組織構造遭受破壞的現象。腐朽更明顯之後,最後會讓整個木材都被菌類吃光,整棵樹的支撐強度嚴重下降,更容易破損。
許多樹木傾倒或樹枝折斷,都是腐朽菌所致,而關鍵原因在於形成菇類。菇類乃是在木材繁殖的腐朽菌,他們寄生在樹木上,生產胞子。而負責生產胞子的菌類器官,稱為「子實體」。子實體所釋放出來的胞子,在環境適合的地方發芽、成長。若菇類出現在樹幹與地面接觸地點或者枝幹部位,通常代表相關部位的木材已經腐朽很嚴重,這樣的行道樹恐怕已經很不健康,得考慮挖除重種。
另外,有些行道樹即使內部腐朽已經很嚴重,表面卻看不到菇類等腐朽證據,也沒有空洞,因此,腐朽的狀況不易被察覺。
腐朽菌侵入樹木通常是從根部、枝條切斷口、枝或幹的損傷部位、枯枝等地方,樹木在生理衰落時期更容易被腐朽菌入侵而發病,因此,避免樹木損傷、保持樹木健康非常重要。比如,各種公共工程有時會造成行道樹擦傷、枝條折斷等等,應注意避免。然後也有一些車輛撞擊行道樹,導致行道樹遭受物理性損傷,再加上前述修檢索造成的損傷,這些都容易導致行道樹罹患材質腐朽病。
P.311
(
2
)腐朽及其型態
木材腐朽有各種不同型態。就腐朽部位而言,根部被侵入而腐朽稱為「根株腐朽」,地上部被侵入而腐朽稱為「樹幹腐朽」。從被侵入的木材性質來看,腐朽材呈白色狀的稱為「白色腐朽」,成褐色狀的稱為「褐色腐朽」。根據被侵入木材部位區分,則有心材被侵入的「心材腐朽」以及邊材被侵入的「邊材腐朽」。
1
根株腐朽與樹幹腐朽
根部受傷或枯損部位病原菌入侵而腐朽者,稱為「根株腐朽」。造成根株腐朽的菌乃是「根株腐朽菌」,主要是白蠟地層孔菌、香褐腐幹酪菌、栗褐暗孔菌等。此外,根部受傷或枯枝菌類入侵而形成腐朽,稱為「樹幹腐朽」,導致樹幹腐朽的菌稱為樹幹腐朽菌,主要有樹舌靈芝、
樺褶孔菌
、川瀨茸。心材部與邊材部也分別有各自常見的菌類入侵。
2
白色腐朽與褐色腐朽
白色腐朽乃是不只纖維素,就連比較堅硬的木質素都被腐朽菌分解,導致木材退色而變白。心材的纖維素受到難分解的木質素保護,但白色腐朽菌能分解木質素而侵入纖維素,以之為食物。腐朽之後的木材變輕,看起來像海綿。白色腐朽的主要現象是,腐朽面會產生名為「帶線」的黑或黑褐色不規格線條。腐朽成白色的木材切斷面容易看到這種線條,褐色腐朽則無。常見的白色腐朽菌有樹舌靈芝、白蠟地層孔菌、雲芝、
樺褶孔菌
、鮭貝革蓋菌。
褐色腐朽乃是病原菌分解纖維素而留下木質素使得腐朽木材產生褐色。這種菌就稱為褐色腐朽菌,腐朽的木材容易縱橫產生龜裂。常見的褐色腐朽菌有栗褐暗孔菌、香褐腐幹酪菌、硫色絢孔菌、花瓣茸、白肉迷孔菌。
P.312 3
心材腐朽與邊材腐朽
心材腐朽指根珠或樹幹心材部遭受菌類入侵而導致根株心材腐朽或樹幹心材腐朽。此外,邊材腐朽乃根部或樹幹邊材部受菌類侵入,導致根株邊材腐朽或樹幹邊材腐朽。
根株心材腐朽通常菌類從土壤入侵根部,而腐朽從根部打到靠近地面的樹幹心材。行道樹最常見的根株心材腐朽菌乃是白蠟地層孔菌,常導致樹根與靠近地面的木材全部變成白色海綿狀而整棵樹倒下去。最常見的根株邊材腐朽菌乃是蜜環菌與亮菌(假蜜環菌),會入侵形成層,導致靠近地面的整個樹幹邊材嚴重腐朽,造成整棵樹萎凋枯死。樹幹心材腐朽的菌乃是從枯枝或樹枝受傷部位入侵樹幹心材,進行上下腐朽;樹幹邊材腐朽則是造成樹幹邊材部上下腐朽。
樹幹新材腐朽 侵入的門戶 樹幹心材腐朽 [心材腐朽] 子實體 根株心材腐朽 子實體 邊材 侵入的門戶 根株心材腐朽
圖
5-14
根株心材腐朽與樹幹心材腐朽模式圖
樹幹新材腐朽 侵入的門戶 樹幹心材腐朽 [邊材腐朽] 子實體 根株心材腐朽 子實體 心材 侵入的門戶 根株心材腐朽
圖
5-14
根株邊材腐朽與樹幹邊材腐朽模式圖
(
3
)常見的腐朽菌舉例
1
白蠟地層孔菌
白蠟地層孔菌常入侵櫻花、櫸木、柳樹、槐樹、橡樹、美國鵝掌楸、櫟樹、紅楠等闊葉樹根株心材,殺傷力極強,菌從根部腐朽或受傷部位入侵之後,經常導致從根株到樹幹都全面腐朽,到最後較粗的根與樹幹心材、邊材呈現奶油色,看起來像海綿,同時與地面接觸或距離地面數十
c
m
高的地方,產生一層一層的子實體。其傘面呈黃褐色或赤褐色,邊緣蛋黃色,傘肉堅硬。冬季整個呈現黑褐色狀,難以和樹皮、土壤顏色區分。
腐朽進入末期狀態之後,會失去大部分根系,與地面接觸的樹幹整體腐朽,導致枯死或被風吹倒。若接觸地面的部位產生子實體,通常代表根系已經嚴重受害,須盡早處置。
一開始外表只出現像香菇那麼大小的傘蓋,但傘蓋會迅速擴大,人們這時候才終於發現災情嚴重。此外,與地面接觸部位剛出現子實體的時候,通常枝葉仍繁茂,沒有樹勢衰落之感,因此容易被忽略。但此時樹木伐根之後在靠近地面的部位橫切就會發現,大部分根系其實都已經腐朽,新長出來的根非常有限,整個根系變成像海綿。腐朽末期心材周圍只剩下一小圈健全的邊材。邊材部與師部仍健全,可供水分與養分通過,因此地上部能保持枝葉生長。
這種菌乃是從根部枯死部位或損傷部位入侵,避免的方法是,道路施工之際最好不要傷及根部。若造成根部損傷,應用銳利刀片將傷口削平,塗抹防菌或癒合劑。
遭遇白蠟地層孔菌入侵的植物不得已挖除之後,即使新種的樹木也容易感染,因此必須邊施肥邊換土,而且必須種植根部健全有活力的若齡木。行道樹必須確保整體大小協調感,許多人補種時喜歡種與原先大小相同的樹木,但粗根被切斷的大木移植存活率降低,就樹木保全性而言,這並不是最佳辦法。
白蠟地層孔菌沒有有效的防治方法,最重要的是發現災情就立刻進行健康診斷,採取必要措施。
照片
5-21
白蠟地層孔菌(櫸木)
白蠟地層孔菌造成櫸木枯死,從靠近地面的地方砍除
照片
5-22
白蠟地層孔菌(櫸木)
還沒出現傘蓋,仍只是半球狀
照片
5-23
白蠟地層孔菌導致根株心材腐朽(櫸木)
根株切片呈現複雜圖案,中心部位變成空洞
照片
5-24
樹舌靈芝(櫻花)
照片
5-25
樹舌靈芝(垂柳)
2
樹舌靈芝
樹舌靈芝常入侵櫻花、櫸木或櫟樹等各種闊葉樹,是腐朽率非常強的樹幹心材腐朽菌。據說對癌症有療效。多年生,傘蓋一層一層重疊,可以每年成長達數十
c
m
大。傘蓋呈半圓形、表面灰褐色,肉為濃褐色、莖硬。闊葉樹心材被這種菌入侵之後變白、腐爛,從樹枝、樹幹乃至於樹幹與地面靠近的部位,都可能被入侵。剛產生子實體之際,其實樹幹內部腐朽已經很嚴重,到了腐朽末期,整個木材變成幾乎白色海綿的感覺,沒有有效防治方法,唯有及早健康診斷,必要時應改種。 3
蜜環菌
蜜環菌乃根株邊材腐朽菌,會入侵大部分的闊葉樹與針葉樹。傘蓋數
cm
,表面淡黃褐色,褐色在於柄的中間產生凸緣。美味而可食用,很受重視。入侵根部樹皮下方的這種菌,會往樹幹方向移動,侵入形成層,導致邊材部產生白色腐朽。樹皮下方形成白色菌絲膜。當菌入侵整個樹幹全周就容易造成樹木急速枯死,而且呈現立枯狀。黑褐色針狀的根狀菌絲束會在土壤中殘存數年,因此,即使挖除枯損木,仍會繼續造成新栽的樹木感染。因此,更換數目之際,必須進行換土,改種有活力、根部未受傷害的若木。這種菌子實體在夏秋之際產生,但若尚未產生子實體,無法判定是否為本病,而採其菌,利用顯微鏡進行同定。櫻花樹染這種菌的治療模式是,挖掉被害樹木根部周圍的泥土,切除病患部與病根,切口部位塗抹甲基多保淨劑,進行土壤消毒。不過,這種菌所導致樹木生病,通常發現時已經難以挽救,大部分還是得改種。蜜環菌與白紋羽病與紫紋羽病乃是三大土壤主要病蟲害。
此外,亮菌的形態與蜜環菌非常相似,特色在於子實體的柄沒有凸緣。處置方法與蜜環菌相同。
照片
5-27
亮菌
會很快造成樟樹枯死
P.316
表
5-4
主要行道樹根株腐朽菌的性質
菌 名
樹 種
腐朽型態
腐朽位置
針葉樹
闊葉樹
白色腐朽
褐色腐朽
根株邊材
根株心材
栗褐暗孔菌
○
○
○
香褐腐幹酪菌
○
○
○
花瓣芝
○
○
○
松旺子
○
○
○
茴香褐褶菌
○
○
○
黃白薄乳菌
○
○
○
白肉迷孔菌
○
○
○
○
紅木色乳菌
○
○
○
○
根腐病
○
○
○
蝦夷銹色穴茸
○
○
○
圓瘤孢多孔菌
○
○
○
偽栗褐暗孔菌
○
○
○
金色穴茸
○
○
○
大白猿腰茸
○
○
○
磚茸
○
○
○
東茸
○
○
○
紫光靈芝
○
○
○
蜜環菌
○
○
○
亮菌
○
○
○
白蠟地層孔菌
○
○
○
錫茸
○
○
○
豆莢茸
○
○
○
普通黑粉黴
○
○
○
靈芝科
○
○
○
偏腫栓菌
○
○
○
二年殘孔菌
○
○
○
榆硬孔菌
○
○
○
秀珍菇
○
○
○
○
杓子靈芝
○
○
?
?
*蜜環菌乃是好幾種類似種的總稱。 (取材:「新樹木醫生手冊」)
P.317
:::
線上書籍
道路綠化手冊
(3365)
羊蹄甲林及老樹棲地復育
(2223)
政策溝通與再生會議平台參與
(11328)
台南公園生態資源調查計畫
(2404)
自然公園的促進行動
(2225)
會員登陸
帳號
密碼
記住我
登入
:::
QR Code 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