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台南市老樹地圖
:::
護樹聯盟
加入聯盟
樹公民臉書
影音分享
登入
登入
帳號
密碼
登入
:::
所有書籍
「道路綠化手冊」目錄
MarkDown
3-1-2 基礎調查
1. 概要
1-1 都市與道路植栽
1-1-1 都市的植栽
1-1-2 道路的植栽
1-1-2-1 ﹝參考1﹞給道路政策變革的建言
1-1-2-2 ﹝參考2﹞今後道路環境政策應如何制定
1-1-2-3 ﹝參考3﹞打造更優質豐富的行道樹
1-1-3 行道樹與法律
1-1-3-2 道路法所顯示的一般道路概念
1-2 人、道路與綠化之關係
1-2-1 人與綠化的關係
1-2-2 道路與綠化之關係
1-2-3 道路綠化的機能
1-3 行道樹與法律
1-3-1 道路法所顯示的一般道路概念
1-3-2 日常管理之中法律的適用
1-3-3 建築侷限
1-3-4 步行者專用道路與綠道
1-3-5 道路綠化相關的其他法律
2. 道路綠化的材料
2-1 綠化植物的特殊性
2-2 植物相關議題
2-2-1 植物的組織構造與機能
2-2-2 植物的生態
2-2-3 植物的生育環境
2-2-3-1
2-3 道路綠化與生長環境
2-3-1 氣象條件
2-3-2 土壤條件
2-3-3 地下空間
2-3-4 地下空間
2-4 道路綠化的材料
2-4-1 植物材料
2-4-2 利用樹種之變遷
2-4-3 道路綠化樹木材料的選定
2-4-3-1
2-4-5 植栽基礎材料
3. 道路綠化的計畫與設計
3-1 道路綠化之計畫
3-1-1 計畫流程
3-1-2 基礎調查
3-1-3 綠化目標
3-1-4 根據道路分類擬定綠化目標
3-1-5 道路空間與樹木育成
3-1-6 植栽計畫
3-1-7 管理計畫
3-2 道路綠化的設計與經費估算
3-2-1 道路綠化的設計
3-2-2 設計圖書
3-2-3 經費估算
3-4-4 植物材料之特徵與性質
4. 道路綠化施工
4-1 公共工程與施工流程
4-1-1 從設計到簽約
4-1-2 監工與現場代理人
4-1-3 施工管理
4-1-4 撿查
4-2 植栽施工之機器
4-3 植栽基盤改良
4-3-1 植栽基盤改良之必要性
4-3-2 植栽基盤改良手法
4-4 材料之選定與檢查
4-4-1 樹木規格相關用語
4-4-2 材料檢查要點
4-5 植栽工程實務
4-5-1 新型植栽與移植
4-5-2 植栽工程流程
4-5-3 移植目的
4-5-4 準備
4-5-5 移植條件之檢討
4-5-6 移植難易度
4-5-7 移植時期(植栽適期)
4-5-8 移植時的天候
4-5-9 斷根
4-5-10 樹幹綑綁
4-5-11 挖樹
4-5-12 搬運
4-5-13 定植
4-5-14 立支柱
4-5-15 季節外的移植
4-5-16 維護
4-5-17 枯木補種
4-5-18 植栽工程注意要點
4-6 其他綠意技法
4-6-1 草皮之植栽
4-6-2 地衣類植栽
4-6-3 花草植栽
4-6-4 法面綠化
4-6-5 特殊綠化空間植栽
5. 道路綠化管理
5-1 道路綠化的管理
5-1-1 管理的目的
5-1-2 管理的特徵
5-1-3 管理與事故
5-1-4 訴訟案例
5-1-5 道路綠化與資源回收
5-1-6 管理的課題
5-2 道路綠化的維持管理
5-2-1 植物與設施管理
5-2-2 調查、盤點
5-3 行道樹修剪
5-3-1 目的
5-3-2 修剪時期
5-3-3 修剪對象
5-3-4 修剪手法
5-3-5 花木之修剪
5-3-6 修剪注意要點
5-3-7 修剪實務
5-3-8 A.L.夏伊可博士的修剪理論
5-3-9 修剪作業與安全管理
5-4 行道樹的健康診斷
5-4-1 行道樹的腐朽
5-4-2 行道樹的健康檢查
5-4-3 行道樹腐朽的解決實務
5-4-4 樹木的治療
5-5 病蟲害防治與施肥
5-5-1 道路綠化與病蟲害
5-5-2 以農藥防治病蟲害
5-5-3 利用害蟲生活模式加以防制
5-5-3 利用害蟲生活模式加以防制
5-5-4 施肥
5-6 道路綠化與住民參與
5-6-1 道路綠化與住民關係
5-6-2 住民參與
5-6-3 住民要求之回應
5-7 道路綠化與管理委託
5-8 資料管理
5-8-1 資料管理之必要性
5-8-2 道路造冊與行道樹造冊
5-8-2 道路造冊與行道樹造冊
5-8-3 基礎資料之概念
5-8-4 利用電腦進行行道樹管理的方法
5-8-5 行道樹調查
3-1-4 根據道路分類擬定綠化目標
道路綠化手冊 ====== 道路綠化可提升道路景觀、維護沿線生活環境、並且提供更舒適、安全且擁有自然綠意的交通品質。 實施道路綠化須先掌握道路規格、結構、交通特性等相關事項,其餘包括氣象條件、沿路土地使用的歷史文化與自然特色,都應一一掌握。 擬定綠化目標,必須決定植栽地的配置、配植之基本架構與樹種(圖3-7)。 擬定綠化目標最好以整個城市為思考,進行面的處理,而不是只有點與線,如此才能讓各路線特色化,避免單調。 道路綠化施工完成之後還得經過一段管理階段,才能讓樹長成樹蔭,到達完成階段。因此,整個道路綠化計畫必須長期作業,在計畫階段就必須擬定植栽計畫與管理計畫共通的計畫目標,讓施工與管理者都能清楚了解共同目標是什麼(圖3-8)。 擬定計畫目標 綠化目標 植栽地基本配置 配植基本構造 樹種基本構成 圖3-7 綠化目標 P.143 綠化目標 計畫參考數據 道路計畫 地域特性 道路綠化所應具備的主要機能 ○1植栽地的基本配置 ○2配植的基本構造(Hn、h、Wn) ○3樹種的基本構成(常.落.針.闊) 植栽計畫 管理計畫 管理(育成) 完成 管理(維持) 圖3-8 道路綠化之計畫與綠化目標(取材:《道路綠化技術基準.同解說》) (1)道路綠化的基本配置 道路構造令規範道路綠化的基本配置,目標是盡量發揮道路植栽的機能,展現綠化特有效果。為達此目標,必須先確保充分的植栽規模,並且進行適當的配置。不過,道路構造也是道路綠化必須參考的條件,並且必須在綠化工程動工之前先調整好道路構造與道路綠化的關係。 道路構造令針對道路綠化有如下的規定。
(植樹帶)
根據
11
條之
4
第
4
種
1
級道路需設植樹帶。其他道路視必要得設植樹帶。但特殊地形與狀況者不在此限。
2
植樹帶寬已
1.5m
為標準。
3
以下道路之區間所設植樹帶之寬度,應整體根據該當道路結構、交通狀況、沿途土地利用狀況與是否能確保良好生活環境為考量,進行綜合的調整。有些特殊狀況植樹帶寬度可以提高,如下:
一、通過都心或風景區的幹線道路之區間
二、通過人口密集區或將來人口將大量進駐地區的幹線道路之區間
4
進行植樹帶植栽之際,應充分考量地區特性,適當地進行樹種選擇與樹木配置
。
道路綠化的植栽地大致分為步道植樹帶、安全島、交通島、道路法面、環境設施帶、交流道、休息區、停車區等。其基本配置如表3-12所示。 表3-12 植栽地的基本配置
植
栽
地
基
本
配
置
植樹帶
設植樹帶的標準為寬度超過
1.5m
。
步道等
步道等進行行道樹植栽得設圍籬,以確保步道的寬度能達到
1.5m
以上。
安全島.交通島
安全島與交通島超過
1.5m
寬時,在不妨礙交通視距的條件之下得設植栽區。寬度
1.5m
以下也可設花壇等。
道路法面
在不妨礙安全的條件下,道路法面得設植栽區。
環境設施帶
環境設施帶應確保一定面積的植栽地。若環境設施帶寬
10m
,植樹帶寬應超過
3m
;前者若
20m
,植樹帶寬度應超過
7m
。
交流道
交流道在不妨礙交通視距條件下,得設植栽區。
休息區.停車區
休息區.停車區在不妨礙交通視距條件下,得設植栽區。
P.145
此外,東京都的一般道路如圖
3-9
所示,設有植栽區。
在計畫階段可以先研究、了解交通與沿線生活環境等將來的狀況,進行預測與檢討,然後決定配置與規模。
近年來在市街地計畫興建新幹線道路,傳統的做法很難得到居民支持,因此應考慮設置環境設施帶,或者實施車道地下化等。
環境設施帶做法如下。
(環境設施帶)
所謂環境設施帶,乃是根據「為了保護道路環境而取得並加以管理的道路用地基準」(
1974
年
4
月
10
通告都市局長.道路局長)所規定的道路,包括植樹帶、路肩、步道與副道等。
通過人口密集區或住宅區的幹線道路,應先掌握當地住宅的狀況以及其他土地利用實況,預先在該當幹線道路兩旁留下
10
米
寬土地,作為道路用地。
但若該幹線道路乃是汽車專用道路,並且符合以下
1
與
2
之任何一種狀況,當地夜間交通繁忙,在這些情況之下,環境設施帶寬度應達到
20m
。但若當地建築物已經實施不燃堅牢化,環境設施帶可仍為
10m
寬。
1
該當幹線道路乃是以切土或盛土形成。
2
該當幹線道路的構造為高架道路(架設在其他道路上方)。
此外,若有地形特殊狀況與其他特別的理由,可不受限。
以圖
3-10
環境設施帶斷面圖表示。
P.146
概念圖
1
行道樹
2
步道植樹帶
3
中央分隔島
4
交通島
5
橋墩腹地
6
交流道
7
法面綠地
8
壁面綠地
9
環境設施帶
10
綠化道路
11
其他綠地(
a
步道內綠地)
12
棚架式拱道
左上角:
其他綠地(
b
路旁綠地)
右上:
河川
右下:
公園等公共設施
用語定義
1
行道樹:道路用地內與車道平行列植的高木(含列植在步道植樹帶內的高木)。
2
步道植樹帶:步道靠車道這一側進行植栽,但用緣石等加以區畫的帶狀植樹區域。
3
中央分隔島:確保汽車不會開到對向車道的安全措施。
4
交通島:十字路口正中央用來作為指揮交通或避免行人穿越的島狀設施。
5
橋墩腹地:位於橋墩下方的空地。
6
交流道:可讓來自多方向汽車在此相互連結的立體化交通設施。
7
法面綠地:道路用地內可植栽的部分。
8
壁面綠地:道路用地內可植栽的壁面。
9
環境設施帶
10
綠化道路:相當程度達成綠化並與道路相鄰公共設施綠帶結合的道路。
11
其他綠地:不屬於上記設施的綠地(含街角庭園)。
a
步道內綠地
b
路旁綠地
c
綠化的道路畸零地
12
棚架式拱道:狹窄的步道上方設置挑高圍籬而讓植物攀爬所形成的綠化空間。
圖
3-9
道路植栽地的基本配置(東京都)
P.147
環境設施帶 車道 中央分隔島 車道 環境設施帶
隔音牆
步道 副道 植樹帶 路肩 路肩 植樹帶 自行車道 步道
(a) 10m
的情況(一般道路)
環境設施帶 車道 中央帶 車道 環境設施帶 隔音牆
隔音牆
法面 植樹帶 路肩 路肩 法面 植樹帶
(b) 20m
的情況(汽車專用道)
低木 中木 高木 隔音牆 高木 高木 中木 低木 高木 (植樹帶) 低木
(植樹帶) (副道) (步道等) (環境設施帶)
低木 中木 高木 隔音牆 高木 高木 中木 低木 高木 (植樹帶) 低木
(植樹帶) (副道) (步道等) (環境設施帶)
(c) 20m
的情況(一般道路與汽車專用道)
圖
3-10
環境設施帶舉例
P.148
綠化型態必須先進行道路結構、沿線狀況與步車交通量調查與分析之後才能決定。此外,得進行輿論調查了解居民對於該項設施的需求程度以及對於景觀與設計的看法,才能追求更高品質的道路綠化。
既有的道路可以盡可能活用車道內的空間,設計植栽區時應將步道與建築空地等一併納入考量,才能達成整體的美觀。
以下介紹整體掌握道路與沿線綠化的東京都「綠化道路事業」(表
3-13
、圖
3-11
)。
此外,道路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必須能安全、容易使用,並且提供步行者足夠空間,這便是所謂的「萬能設計」(
universal design
),也是進行植栽地計畫時必須注意的要點。
萬能設計
在整個社會逐漸高齡化的狀況之下,公共設施應盡可能體貼高齡者與身心障礙者,協助他們能輕易地使用公共空間,在公共空間之中能自由自在,換言之,萬能設計已經成為近年來進行公共設施設計的規格化(
normalization
)基本概念。
在萬能設計之中,「無障礙空間」是最常見也是最基本的要求,而為了達成這項目標,道路設計需達成以下三種要求,
1
確保人車通行順暢(確保步道寬度等)、
2
確保安全性(防止跌倒、滑倒等)、
3
確保舒適性(設置休憩設施)。
不妨參照以下東京都建設局所製作的道路綠化手冊(表3-14)。 P.149 表3-13 綠化道路要領(東京都建設局)
概念.目的
「綠化道路」指針對道路及沿線公共設施進行整體規劃與管理,目標是
1
提高步行者安全與舒適性
2
美化沿路公共設施
除此之外也能提升整個都市形象,創造更豐富的都市環境。
事業解說
1.
對象
綠化道路對象範圍如下表所示。
其中,東京都建設局特別實施「綠化道路整備」的主要有「公園周圍綠地道路」與「公共設施州為綠化道路」
2
大項目。
綠化道路
公園外圍綠化道路
公共設施周圍綠化道路(政府大樓、學校、公共住宅等)
與其他公共設施相鄰的綠化道路(沿河川、水圳、鐵道等)
與準公共設施相鄰的綠化道路(公開空地、住宅區等)
購買用地而進行的綠化道路──沿線環境整備事業等
事業對象
2.
整備內容
整備的基本概念如下:
1.
空間設計
道路與沿線公共設施應進行一體化設計。在兩者的交界處應盡量避免設置柵欄,而朝開放空間設計。
1.
植栽
應綜合考量道路與沿線設施利用狀況與管理計畫等,長遠地實現整體綠化,用各種豐富的植物材料表現季節感,讓步行與開車都能更輕鬆舒適。
1.
舖裝與照明
人行道地磚應達到安全、舒適與配合環境的要求,並且搭配照明。
1.
其他
必要時綠化道路也可設置藤棚、景石與導覽板等。
3.
管理區分
必須與相關公共設施簽訂管理協定,才能有效維持管理綠化道路。(各該公共設施常有不同的管理體制與管理形態,很難設定同一的管理區分遊戲規格)。
此外,綠化道路區域內的財產管理,原則上以綠化道路設置前的空地為界,各自歸相關單位管理。
施行前 遮蔽的植栽 圍籬 公園 步道 整備後 盡量不要設圍籬 和公園綠帶進行一體化設計 步道照明 有豐富季節感的植栽 彩色擺設步道磚 道路綠化 \[樹苗\] 既有的道路 銀杏、 ? 、法國梧桐等 落葉高木 楓樹、安息香、花水木 落葉高木或常綠中木 辛夷 茶花類、七里香 常綠中木 茶花類、七里香 左側:光葉石楠 常綠低幕 杜鵑類 右中:明亮、視野良好 常綠低木 杜鵑類、濱柃木、厚葉石斑木 景石 落葉低木 繡球花、衛矛、 ? G.C. 濶葉山麥冬、 ? ? 道路 綠化道路 公園 圖3-11 綠化道路 P.151 表3-14 東京都打造福祉社會條例設施整備手冊(摘要) 道路基本方針與步道的有效幅員 \[基本方針\] 能讓高齡者與身體障礙者等步行者自由移動。 整備標準 佈道有效寬度2米以上,才能讓步行者安心使用。 整備基準的解說
:::
線上書籍
道路綠化手冊
(3277)
羊蹄甲林及老樹棲地復育
(2195)
政策溝通與再生會議平台參與
(11301)
台南公園生態資源調查計畫
(2376)
自然公園的促進行動
(2193)
會員登陸
帳號
密碼
記住我
登入
:::
QR Code 區塊